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学院首页 | 本站首页 | 机构设置 | 规章制度 | 服务指南 | 资料下载 | 党建专题 | 联系我们 | 教学成果 

  当前位置:文章正文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9-08-26 16:31   审核人: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9年修订)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一)专业名称:无人机应用技术

(二)专业代码:560610

二、入学要求

初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及学历

全日制五年,专科。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所属专业类(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

类别(代码)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

装备制造(56)

航空装备(5606)

航空运输业(56)

民航通用航空工程技术人员(2-02-16-03)

无人机测绘操控员(4-08-03-07)

民用航空器机械维护员(6-31-02-02)

无人机应用

无人机维护

暂无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无人机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并具有较强的时间能力和适应能力,面向无人机制造、应用、维修第一线,培养能够从事无人机制造、操控、维修工作的机械师、技术员、操控师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具有学无人机、爱无人机的职业理念和服务“新时代社会主义植保、测绘、救援建设”的职业理想;

4)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 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

3)掌握航空器、无人机等航空专业基本知识;

4)掌握无人机飞行控制、任务载荷等相关专业知识;

5)掌握航电、通信与导航及地面站等相关工作的知识;

6)熟悉我国航空器使用的政策法规。

7)了解无人机在巡检、农业、测绘、物流等行业中的应用技术。

8)了解无人机反制与管控的相关知识。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有团队合作能力;

4)掌握航空器、无人机等航空专业基本技能;

5)掌握无人机飞行控制、任务载荷等相关专业技能;

6)掌握航电、通信与导航及地面站等相关工作的技能;

7)能够通过计算机进行本专业实际工作;

8)能够依据操作规范,对无人机进行装配和系统维护的能力。

4.职业态度

1)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管理规定;

2)具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

3)具有团队合作意识;

4)具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5)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6)具有艰苦奋斗、实干创业的精神;

7)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六、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采用5+1”模式。

即本专业学生的3年中职阶段培养教育,分为6和学期,前1-5个学期在学院五年制教学部进行中职阶段培养及文化课、专业课程教育;第6个学期进行中高职衔接教育培养(五年制学生适用),或整学期的社会实习、实践,为其进入社会工作岗位做充足的适应与铺垫。

食品生物工艺专业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5+1”培养模式为根本,以“学-做-工”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具体实施内容,前五个学期在内进行理论学习和进行校内专项技能训练,第六个学期在顶岗实习单位进行岗位技能综合训练。

七、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设置

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1.公共基础课程

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将职业道德法律基础、应用文写作、英语、数学、体育与健康、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创新创业教育、劳动教育、信息技术、社交礼仪、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列入公共基础必修课;并将大学语文、高等数学、物理、普通话、美术欣赏、音乐欣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人文素养、军事理论与军训、等列入限选课。

2.专业(技能)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

开设6 门,包括:电子线路、电子测量仪器、机械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实训、电工技术基础/实训、机械制图等。

2)专业核心课程

开设6门,包括:电机基础与技能、无人机技术及应用(一)、无人机技术(二)、电子线路CAD、无人机制作原理及应用、电子元器件等。

3)专业拓展课程

包括电气控制技术与技能、办公通信设备维修等。

(二)主干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1.语文

课程目标:提升学生现代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口语交际水平,培养学生能欣赏优秀文学作品的能力。形成高尚审美情趣。

主要内容: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要求:理论教学形式多样,能合理运用多媒体,采用引入情境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参与感,总课时144学时, 分别在第一、第二两个学期以语文(一)和语文(二)的课程进行,任课老师有多媒体授课的能力。

2.数学

课程目标:在初中数学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能够在进一步的专业课学习过程中熟练运用基本数学工具

主要内容: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为: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

教学要求:理论教学形式多样,能合理运用多媒体,采用引入情境式的教学方式,构建“学-思-练”一体课堂,互动授课,总课时144学时, 分别在第一、第二两个学期以数学(一)和数学(二)的课程进行,任课老师有多媒体授课的能力。

3.英语

课程目标: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是学生拥有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主要内容: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理论教学形式多样,能合理运用多媒体,采用引入情境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参与感,总课时144学时, 分别在第一、第二两个学期以英语(一)和英语(二)的课程进行,任课老师有多媒体授课的能力。

4.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

课程目标:确立职业道德品质在职业生涯中的主导地位,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提升学生分辨是非能力,培育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教学要求:理论教学形式多样,能合理运用多媒体,采用引入情境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参与感,总课时72学时,任课老师能结合实例开展课堂教学。

5.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目标: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会操作系统、基本应用软件的操作,为后期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主要内容: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理论教学形式多样,能合理运用多媒体,采用引入情境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参与感,总课时36学时,任课老师能结合实例开展课堂教学。

6. 礼仪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通用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庄重大方、热情友好、谈吐文雅、讲究礼貌的行为举止。

主要内容: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通用职业能力,具体是根据学生的职业活动的特点,将礼仪与服务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它侧重于对外交际准则和行为规范的具体介绍和分析,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通过切实有效的礼仪教育,培养人们理解、宽容、谦逊、诚恳的待人态度,培养人们是非分明、推心置腹、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做人品行,培养学生庄重大方、热情友好、谈吐文雅、讲究礼貌的行为举止。在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特别强调动手能力与技能训练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要求:理论教学形式多样,能合理运用多媒体,采用引入情境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参与感,总课时36学时,任课老师能结合实例开展课堂教学。

7.物理

课程目标: 学习力学电学等内容掌握其基本规律和分析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维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学生相关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主要内容:在初中物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力学、电学、振动和波、热学和光学等内容,使学生掌握其基本规律、一般计算和应用、分析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发展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为学生相关专业课程学习、综合职业能力、职业生涯发展及终身学习服务。

教学要求: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理实比例1:1,总课时72学时,任课老师有实验室授课的能力。

8.电子测量仪器

课程目标:了解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维护方法,培养学生正确选用仪器、处理测量数据、分析误差的能力。

主要内容:讲授测量基础知识和测量技术及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质量、使用和维护方法。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测量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根据测量要求,正确选用和使用仪器

教学要求: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理实比例1:1,总课时72学时,任课老师有实验室授课的能力。

9.机械基础

课程目标:了解工程制图、机械工程常识,掌握电气生产、组装维修所需识图和钳工的基本技能。

主要内容:讲授工程制图、机械工程常识。使学生掌握识读零件图、装配图的基本方法。通过实训,使学生具有电生产、组装与维修所需的识图能力和钳工的基本技能。

教学要求: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理实比例1:1,总课时72学时,任课老师有实验室授课的能力。

10.电工技术基础

课程目标:讲授电工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三相和单相电动机的基本原理。

主要内容:讲授电工基本知识、线性直流电路、磁场、电磁感应、正弦交流电路、电容器、非正弦周期电路、电路暂态响应、三相电路和电动机。使学生掌握有关电路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分析方法。了解三相和单相电动机的基本原理。

教学要求:理论讲解与演示教学相结合,总课时72学时,任课老师有制作多媒体课件并有效展示的能力。

11.电子技术基础

课程目标:讲授电子器件的结构和主要参数使学生掌握它们的电路结构、性能特点、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主要内容:讲授电子器件的结构和主要参数、各类放大器、整流滤波电路、稳压电源、正弦波振荡器、恒流源、差分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晶闸管及应用;讲授脉冲数字信号的产生、变换、放大等电路、集成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使学生掌握它们的电路结构、性能特点、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教学要求:理论讲解与演示教学相结合,总课时108学时,任课老师有制作多媒体课件并有效展示的能力。

12.电机基础与技能

课程目标:掌握常用电机、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分析和排出电机、电器一般故障。

主要内容:掌握常用电机、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识读电机、电器结构图,会查询、阅读电机、电器的检修规程和维修标准,会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维护和检修,能分析和排出电机、电器一般故障。

教学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理实比例为1:2,总课时108学时,任课老师有理论授课兼实训指导老师的能力。

13.机械制图

课程目标:学习机械制图规则及制图工具CAXA电子图板,能阅读中等复杂机械图,可手工及运用CAXA电子图板进行简单绘图

主要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能熟练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部件装配图,能徒手绘制较简单的零件图和部件装配图,能熟练运用CAXA电子图板绘制二维工程图,能运用CAXA实体设计进行三维建模。

教学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理实比例1:1,总课时72学时,任课老师有机房上机授课的能力。

14.无人机技术及应用(一)

课程目标:从航空概念、空气动力学学科基础知识的介绍,让学生对于飞行器、无人机的概念充分了解,为进一步进行无人机装备、维修课程的开展铺展知识构架。

主要内容:包括基本航空概念、空气动力学、遥感技术、飞机原理与构造、飞行原理、飞行器结构分析基础以及动力装置、设备和系统的基本原理等。介绍了飞机低速和高速空气动力特性、飞行性能及操稳特性分析;结构分析基础部分,对机翼、机身、起落架和操纵系统的典型结构进行了分析;介绍飞机动力装置、设备和系统基本原理,简单介绍无人机飞行器的制作方法。重点对无人机的机身、机翼、起落架和操作系统部件进行分析,讲授一定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方面的基础知识。

教学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理实比例1:1,总课时144学时,任课老师有实验室指导、授课的能力。

15.无人机技术及应用(二)

课程目标:从航空电气系统、无人机构造与制作等学科基础行知识的介绍,让学生对于无人机的控制系统有一定了解,同时通过实验实训完成学生对常规无人机装备、维修知识的掌握。

主要内容:包括基本航空电气系统、飞机无线电导航、无人机构造与制作、无人机维护、雷达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等的介绍。结合航空器维修工作实际需要对飞机电气电路设备、发电机启动点火、操作系统、火警探测与灭火、航空无线电导航系统、无人机构造原理和制作工艺、无人机维修保障基本流程和关键技术进行适应性分析。同时简介雷达主要分机及测量方法,简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自动控制原理实验、自动控制理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教学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理实比例1:2,总课时108学时,任课老师有实验室指导、授课的能力。

八、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见附录一: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表;附录二:学时与学分分配表。 

九、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  师资队伍结构与配置表

类别

数量

具体要求

师资队伍结构

8

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为25: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60%以上。

专业带头人

1

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无人机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无人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无人机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专任教师

8

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本专业领域有关证书;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具有电气自动化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

具有较强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

5 年累计不少于6 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兼职教师

0

主要从无人机、植保等相关企业、机构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无人机操控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二)教学设施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实训室和实训基地。

1. 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配备黑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印象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谨记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 校内实训室基本要求: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突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为目标,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技能成长规律,构建以“安装调试、操作维护、服务管理”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条件体系,满足本专业课程教学的需要。

2  校内实践教学条件配置

序号

实验室或实训室名称

实验实训项目名称

主要实验实训仪器设备

备注

1

无人机模拟实训室

凤凰、G4软件的使用

固定飞行训练

直升机悬停训练

多旋翼水平8字飞行

无人机航测软件的使用

后期处理软件的使用

计算机、凤凰模拟软件、G4模拟软件、航测软件、后期处理软件

 

2

无人机装调实验室

F450、550的装调与维护

S1000+的装调与维护

经纬600的装调与维护

经纬100的装调与维护

大疆S1000+、M600、M100、悟、精灵4、精灵3等,直尺、扳手、螺丝刀、零配件、电烙铁、焊接台

 

3

无人机应用实训室

油动单旋翼农业植保无人机的装调与维护

电动多旋翼农业植保无人机的装调与维护

油动直升机、极飞农用植保无人机、大疆MG-1农业植保无人机

 

3  校外实践教学条件配置

序号

实习实训基地名称

实习实训项目名称

备注

1

安阳太行低空空间应用职业培训学校

无人机驾驶证考证实训项目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

按照国家规定及学校教材选用制度,择优选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校成立教材选用机构,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共同组成,建立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图书文献配置

图书室配备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无人机行业政策法规、有关职业标准,有关无人机的实务案例类图书和两种以上无人机专业学术期刊。方便师生查询、借阅。

3.数字资源配置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动态更新、满足教学所需。

(四)教学方法

采用项目化教学,教、学、练、做相结合。在实验室上课时,用理论指导实践学做结合,实际操作中体会理论原理;多媒体教学,原理采用动画演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实训室开展具体教学,使学生在做中体会、做中学、老师已引导为主,整体采用“六步法”教学法与多中教学方法相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五)学习评价

 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的评价模式。

② 关注评价的多元性,将课堂提问、学生作业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理论考试作为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40%。

③ 应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上积极主动、起示范带头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六)质量管理

1.建立和完善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实现人才培养规格。

2.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专业教研室将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十、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达到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要求,同时满足以下学分条件。

(一)学分条件

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必须修满109学分。

 

 

 

 

 

 

 

 

 

 

 

附录一  无人及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表

 

备注:1.军事课安排在开学前两周,见习安排在第三学期列表中只记学分。

2.每学期安排20周的教学活动,其中第19、20周为复习考试时间。

3.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适用于五年制高职前两年的课程学习,后三年人才培养执行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附录二  学时与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型

学分数

学时数

占总学时

百分比(%)

实践

学时

占总学时

百分比(%)

选修课

学时

占总学时

百分比(%)

公共基础课程

64

1152

58.4

320

27.8

216

10.9

专业(技能课程

45

822

41.6

408

49.6

0

0

总  计

109

1974

100

728

36.9

216

10.9

 

 

 

 

 

 

 

 

 

 

 

 

 

 

 

 

 

 

 

 

 

 

 

编制说明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适用于全日制五年制专科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前两年的课程学习后三年的课程学习执行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9年制订)由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组织专业教师,与广州极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安阳全丰航空植保科技有限公司、无锡汉和航空技术有限公司、全球鹰(深圳)无人机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的专家共同制订,经中国共产党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审定,批准从2019级开始实施。

 

主要编制人员一览表

序号

姓   名

所 在 单 位

职称/职务

备   注

1

郑冬强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教学部

副教授/主任

 

2

陈冰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电气电子工程系

讲师/副主任

 

3

赵弼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教学部

副教授/副主任

 

4

王方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教学部

教务科长

 

5

高倩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电气电子工程系

教研室主任

 

6

农秉茂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电气电子工程系

工程师

 

7

赵福明

广州极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工程师/总经理

 

8

陈磊

安阳太行低空空间应用职业学校

工程师/校长

 

9

郭建成

无锡汉和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工程师

 

复核人: 

 

 

关闭窗口

质量工程专栏  

 

* 专业建设
* 教材建设
* 教学成果
* 课程思政
* 课程建设
* 人才培养方案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  

 

* 教务管理平台
* 尔雅通识课
* 英语四六级
* 普通话成绩查询
* 智慧树网上教育资源
* 教务管理平台2

Copyright © 2010 - 2011 教务处 All Rights Reserved